关于防范非法集资的调查问卷
近年来,许多非法集资活动披上了“高大上”的外衣,打着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”、“倡导绿色消费”等旗号,以高收益、高回报为诱饵,形式多样、频繁“变身”。花样百出,许多人上当受骗,血本无归。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,为调查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,以期更有针对性、更有效地防控非法集资违法活动,提醒百姓捂好“钱袋子”。特设计此问卷,请积极参与。(根据相关安排,本次调查延长至12月23日结束)
附链接: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
1、您对非法集资行为是否了解? |
---|
了解
6 票
|
知道一点
14 票
|
不知道
8 票
|
2、根据您的观察,您周边人员是否存在组织、参与民间借贷或集资等活动? |
存在
20 票
|
不存在
0 票
|
未注意
8 票
|
3、您是如何了解防范非法集资相关知识的?(多选) |
通过手机收到的短信、微信
8 票
|
电视电台等播放的公益性广告
23 票
|
有关部门组织宣传活动发放的宣传材料
16 票
|
银行、市场、超市、车站及社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的宣传海报
13 票
|
4、您认为投资人参与非法集资的原因可能有哪些?(多选) |
追求高额利息
6 票
|
同学、亲人、朋友多次借款,因为面子不好拒绝
27 票
|
集资人实力强,认为没有问题
8 票
|
误认为是正当理财
3 票
|
没有其他收益较高的理财渠道
15 票
|
5、您认为自己能识别各类非法集资吗? |
能
19 票
|
不能
0 票
|
不确定
9 票
|
6、如果您的家人、朋友参与非法集资,您倾向于哪种救济方式?(多选) |
与集资人协商,要求尽快还款
23 票
|
与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偿还借款本息
6 票
|
向公安机关报案
28 票
|
与其他集资人一起向集资人追讨
14 票
|
上访要求政府尽快解决
5 票
|
7、下面哪些情况属于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?(多选) |
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,承诺高额回报并提供养老服务, 邀请老年群众实地考察加盟投资。
7 票
|
举报养生讲座,免费体验,发放小礼品,吸引投资人, 承诺高额回报
3 票
|
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,自建基金池
16 票
|
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公司债券
1 票
|
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
28 票
|
收藏品售卖,承诺到期高额回购
3 票
|
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,并在网上发布销 售境外基金、原始股等信息,诱骗群众投资
28 票
|
城投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
11 票
|
8、您认为从哪些方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有效?(多选) |
电视、电台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站等传统媒体
17 票
|
短信、公众号、微博,抖音等新媒体
28 票
|
不定期的宣传海报、知识讲座等针对性宣传
9 票
|
其它方式
25 票
|